刊名:林业建设
主办:中国林业工程建设协会;国家林业局昆明勘察设计院
ISSN:1006-6918
CN:53-1113/S
语言:中文
周期:双月
影响因子:0.847
被引频次:269440
期刊分类:林业
期刊热词:
研究与探讨
核心阅读
优化固碳品种,提升森林“碳库”质量
加强森林管护,减少无谓的碳排放
增加区域森林植被生物碳储量,贵阳市不仅在造林面积上下功夫,还积极争取抚育改造项目,对现有针叶林纯林进行改培,培育针阔混交林,着力提升森林质量。2016年以来,全市累计种植经济林面积80万余亩,截至2021年底,全市活立木总蓄积达2534万立方米。根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结果,贵阳市现有森林年固碳总量已达115.05万吨,是多年以来的最高值。
目前,黑龙江形成了以国家和省重点林木良种基地、良种繁育中心为骨干,国有苗圃为重点,个人苗圃为补充的林木种苗生产推广体系,全省主要造林树种林木良种使用率达到75%,带动森林蓄积量、固碳量进一步提升。
双龙生态公园的建设,是贵阳打造森林“碳库”的一个生动样本。早在2004年,贵阳就荣获全国首个“国家森林城市”称号,为全力拓展城市森林生态空间,贵阳市通过种植连片乔木打造城市绿地,进一步提升生态系统碳汇总量。
近5年来,东北林业大学和黑龙江省林科院累计选育了近50个高固碳能力的优良品种,孟家岗林场的固碳新品种便是其中之一。
“去年之前,基本以杉木和松木为主,病虫害防控和森林防火压力较大;后来种上了竹子,问题就迎刃而解了。”站在清幽竹林里,贵阳清镇市国有林场场长陈荣喜露出了欣慰笑容。去年,林场完成竹改培项目1万余亩,退化树木被竹子取代后,既优化了林场的树种组成,又为当地农民发展林下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。
近年来,为切实发挥林业碳汇在推进区域碳达峰、碳中和行动中的重要作用,贵阳市大力加强林业生态建设,发挥森林固碳作用。以此为契机,全市启动实施绿美贵阳行动,推进退耕还林、石漠化综合治理、通道绿化及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植树造林、未成林造林地抚育管理等工程。
近年来,在我国东北、西南地区,有关部门和科研人员积极探索林业建设新模式,努力发挥好森林的固碳能力,力争让森林“碳库”更优质、更稳定。
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成果《中国森林资源报告(2014—2018)》显示,黑龙江省森林植被碳储量达9.288亿吨。经测算,“十三五”时期,黑龙江新增碳储量1.463亿吨,年均增加2926万吨。
“宜抚则抚、宜造则造、宜促则促、宜封则封,以栽针保阔、栽阔保针、针阔混交为原则,打造针阔复层异龄混交林。”刘国成解释,“每年春天,森林调查队按照经营方案进行外业调查确定各区域林分现状,各作业小班进而因地制宜开展透光抚育、生长抚育、综合抚育以及补植补造,通过多种技术模式加快森林演替,恢复森林质量,提高林地利用率,增强其生态功能和木材储备功能。”
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2年05月12日 15 版)
文章来源:《林业建设》 网址: http://www.linyejianshe.cn/zonghexinwen/2022/0830/38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