刊名:林业建设
主办:中国林业工程建设协会;国家林业局昆明勘察设计院
ISSN:1006-6918
CN:53-1113/S
语言:中文
周期:双月
影响因子:0.847
被引频次:269440
期刊分类:林业
期刊热词:
研究与探讨
有限的林地何以实现高质量发展?科学培育与经营是答案。
排排林木,如波浪般高低错落。“高的那排是固碳新品种,由兴安落叶松和其他树种杂交制种选育而成,矮的是普通落叶松,高的比矮的还晚种下5年呢!”胡振宇直言“对比明显”,新品种生长量高40%以上,固碳能力强40%以上。
借着这个机会,双龙生态公园正式立项。“并非简单地栽种苗木,我们一手开展水环境治理,一手采取跨区县取土、生态造林等措施,才让荒山慢慢恢复生机。”冯其茂介绍,自2015年底开建至今,已累计投入资金超过10亿元,才打造出这座占地面积1800余亩的生态公园。
黑龙江完达山西麓余脉,坐落着孟家岗林场,这里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森林覆盖率仅44%,如今已达85.7%。林场技术部主任、总工程师胡振宇道出关键:“引入优良树种,科学合理栽种,才能更好做大增量,做优存量。”
科学培育林地,发挥森林固碳作用
“提升森林固碳能力,良种良法缺一不可,但林木良种培育周期长,所以更为可贵。”东北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杨传平说。
深山密林间,“树林医生”韩福洲爬坡涉水,一天十多公里的踏查巡护刚刚开始。“根底被老鼠环剥了,得刷上防啃剂。”作为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十八站林业局病虫害防治站站长、网格长,韩福洲步履不停:春防鼠灾、夏防虫害、常态化对调入木材进行疫木监测排查……同时,林业局下属的43个管护站常设专职网格员,网格体系实现了林区全覆盖,实时管护防治。
近年来,多地多部门大力加强林业生态建设,选育固碳优良品种,做好防火防病虫害工作,让森林“碳库”更优质、更稳定。
森林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、战略性作用,是水库、钱库、粮库,也是“碳库”。
“前些年可不是如此模样,到处是石头坡,连栽树的土壤都不够。”双龙生态公园建设项目负责人冯其茂介绍,因为水土流失及石漠化问题,这一带曾长期土层浅薄,植被稀疏。
版式设计:张芳曼
在扩大“碳库”容量,提升“碳库”质量的同时,贵阳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,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类森林和湿地资源,严厉打击各类涉林违法犯罪行为,减少因不合理土地利用、土地破坏等导致的碳排放。此外,当地还全面加强森林防火,组织实施好病虫害防治。2016年以来,全市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2‰以内,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.6‰以内。
森林管护提档升级,减少了碳排放的可能。去年,黑龙江省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平均控制在0.02‰,实现全省人为森林火灾“零发生”。
正值防火期,在黑龙江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,351座瞭望塔、名扑火队员、115座检查站,正24小时守护着一望无垠的苍翠密林。
“通过与东北林业大学联合研发,2021年我们新认定了3个红松良种,目前还有7个新品种在实验观测中。”胡振宇介绍,林场建场至今已繁育苗木13.6亿株,5年来,全场年均林木生长量6.2万立方米,“随着高固碳品种培育面积扩大和经营技术优化,森林蓄积量、固碳量迅速提升。”
登上山尖,爬上高塔,千亩苍松尽收眼底,“有烟点、火点、病虫害枯黄区域,瞭望员能第一时间发现。”公司防火办副主任回军峰放下望远镜,指向塔顶,“那是去年安装的双光谱视频监控,全天候监测火情,云端系统还能自动报警,通过数据分析进行火情推演、路径规划、火场标绘。”
松鼠、狍子穿梭跳跃,漫山遍野绿树成林,在龙江森工集团林口林业局有限公司湖水经营所,技术员陈光绪穿着高靴,挥着镰刀,正清理藤条灌木,为树木补植补造做准备。
上世纪末,林口林业局有限公司湖水经营所这里的森林也是“青黄不接”,过度采伐导致森林结构单一、质量不高、固碳能力低下。“10年以前,这里的人工林密不透风,缺乏光照,树种间竞争激烈,随处可见濒死枯木,生态功能较差。”公司副总经理刘国成介绍,随着“人工林结构优化工程”“中幼龄林抚育项目”等接连实施,一批批专家来到林场实地调研,帮助林场建立起科学的经营技术体系。10年来,林口林业局的森林面积增长率不到3%,总蓄积量却增长了85%以上。
在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,眼前也是一片苍翠,密林之间依稀可见潺潺溪流与茵茵绿草。2018年建成开放以来,双龙生态公园已成为贵阳市著名的“城市氧吧”。
据评估核算,大兴安岭地区森林、湿地生态系统固碳量达到1656.94万吨。“减少森林碳排放、碳泄漏的可能,是稳定固碳的基础。”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黄颖利说,森林火灾、病虫灾害,都会导致“碳库”不再固碳,反而放碳。
文章来源:《林业建设》 网址: http://www.linyejianshe.cn/zonghexinwen/2022/0830/38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