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刊信息
 

刊名:林业建设
主办:中国林业工程建设协会;国家林业局昆明勘察设计院
ISSN:1006-6918
CN:53-1113/S
语言:中文
周期:双月
影响因子:0.847
被引频次:269440
期刊分类:林业
期刊热词:
研究与探讨

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综合新闻 >

多地加强林业生态建设 让森林成为更优质\"碳库

来源:林业建设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年09月03日 17:05:00
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
【关键词】

【摘要】登上山尖,爬上高塔,千亩苍松尽收眼底,“有烟点、火点、病虫害枯黄区域,瞭望员能第一时间发现。”公司防火办副主任回军峰放下望远镜,指向塔顶,“那是去年安装的双光谱视

登上山尖,爬上高塔,千亩苍松尽收眼底,“有烟点、火点、病虫害枯黄区域,瞭望员能第一时间发现。”公司防火办副主任回军峰放下望远镜,指向塔顶,“那是去年安装的双光谱视频监控,全天候监测火情,云端系统还能自动报警,通过数据分析进行火情推演、路径规划、火场标绘。”

排排林木,如波浪般高低错落。“高的那排是固碳新品种,由兴安落叶松和其他树种杂交制种选育而成,矮的是普通落叶松,高的比矮的还晚种下5年呢!”胡振宇直言“对比明显”,新品种生长量高40%以上,固碳能力强40%以上。

松鼠、狍子穿梭跳跃,漫山遍野绿树成林,在龙江森工集团林口林业局有限公司湖水经营所,技术员陈光绪穿着高靴,挥着镰刀,正清理藤条灌木,为树木补植补造做准备。

增加区域森林植被生物碳储量,贵阳市不仅在造林面积上下功夫,还积极争取抚育改造项目,对现有针叶林纯林进行改培,培育针阔混交林,着力提升森林质量。2016年以来,全市累计种植经济林面积80万余亩,截至2021年底,全市活立木总蓄积达2534万立方米。根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结果,贵阳市现有森林年固碳总量已达115.05万吨,是多年以来的最高值。

核心阅读

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成果《中国森林资源报告(2014—2018)》显示,黑龙江省森林植被碳储量达9.288亿吨。经测算,“十三五”时期,黑龙江新增碳储量1.463亿吨,年均增加2926万吨。

“宜抚则抚、宜造则造、宜促则促、宜封则封,以栽针保阔、栽阔保针、针阔混交为原则,打造针阔复层异龄混交林。”刘国成解释,“每年春天,森林调查队按照经营方案进行外业调查确定各区域林分现状,各作业小班进而因地制宜开展透光抚育、生长抚育、综合抚育以及补植补造,通过多种技术模式加快森林演替,恢复森林质量,提高林地利用率,增强其生态功能和木材储备功能。”

在扩大“碳库”容量,提升“碳库”质量的同时,贵阳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,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类森林和湿地资源,严厉打击各类涉林违法犯罪行为,减少因不合理土地利用、土地破坏等导致的碳排放。此外,当地还全面加强森林防火,组织实施好病虫害防治。2016年以来,全市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2‰以内,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.6‰以内。

双龙生态公园的建设,是贵阳打造森林“碳库”的一个生动样本。早在2004年,贵阳就荣获全国首个“国家森林城市”称号,为全力拓展城市森林生态空间,贵阳市通过种植连片乔木打造城市绿地,进一步提升生态系统碳汇总量。

“提升森林固碳能力,良种良法缺一不可,但林木良种培育周期长,所以更为可贵。”东北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杨传平说。

据评估核算,大兴安岭地区森林、湿地生态系统固碳量达到1656.94万吨。“减少森林碳排放、碳泄漏的可能,是稳定固碳的基础。”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黄颖利说,森林火灾、病虫灾害,都会导致“碳库”不再固碳,反而放碳。

森林管护提档升级,减少了碳排放的可能。去年,黑龙江省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平均控制在0.02‰,实现全省人为森林火灾“零发生”。

近5年来,东北林业大学和黑龙江省林科院累计选育了近50个高固碳能力的优良品种,孟家岗林场的固碳新品种便是其中之一。

近年来,多地多部门大力加强林业生态建设,选育固碳优良品种,做好防火防病虫害工作,让森林“碳库”更优质、更稳定。

上世纪末,林口林业局有限公司湖水经营所这里的森林也是“青黄不接”,过度采伐导致森林结构单一、质量不高、固碳能力低下。“10年以前,这里的人工林密不透风,缺乏光照,树种间竞争激烈,随处可见濒死枯木,生态功能较差。”公司副总经理刘国成介绍,随着“人工林结构优化工程”“中幼龄林抚育项目”等接连实施,一批批专家来到林场实地调研,帮助林场建立起科学的经营技术体系。10年来,林口林业局的森林面积增长率不到3%,总蓄积量却增长了85%以上。

在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,眼前也是一片苍翠,密林之间依稀可见潺潺溪流与茵茵绿草。2018年建成开放以来,双龙生态公园已成为贵阳市著名的“城市氧吧”。

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2年05月12日 15 版)

借着这个机会,双龙生态公园正式立项。“并非简单地栽种苗木,我们一手开展水环境治理,一手采取跨区县取土、生态造林等措施,才让荒山慢慢恢复生机。”冯其茂介绍,自2015年底开建至今,已累计投入资金超过10亿元,才打造出这座占地面积1800余亩的生态公园。

文章来源:《林业建设》 网址: http://www.linyejianshe.cn/zonghexinwen/2022/0903/394.html

上一篇:贵州省林业局:“五大举措”支持毕节林业高质
下一篇:农发行伊春市分行助力“兴安岭生态银行”建设

林业建设投稿 | 林业建设编辑部| 林业建设版面费 | 林业建设论文发表 | 林业建设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林业建设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